教学科研

THIS NAME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体育课程标准--健身

发布日期:2025-04-07    作者:彭湘     来源: 体育部     点击: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

《体育-健身》

课程代码


授课学期

2、4学期

考核性质

考查

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周数

16周

理论学时

2

周学时数

2学时

实践学时

30

学分


总学时

64

适用专业

辽地院所有在校生专业

教材

《健身健美》

课程定位

根据高职教育总体培养目标和定位,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工作特征,以发展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职业适应性为根本任务,从而实现高职体育课程以职业工作岗位能力需求设置课程体系的改革理念。体现“强健体魄、满足兴趣、提升素养、服务专业”的高职体育课程定位。

定位1.

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机能,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身体运动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定位2.

健身是一项相对枯燥的运动,练习多以重复性练习为主,需要学生有主观的精神需求和能够持之以恒进行练习的决心,因此,教学内容要针对这一特点进行设计,包含时尚性引导和健康第一的宗旨,使学生能够持之以恒的在兴趣中发展技能。

定位3.

学生的学习评价不能仅局限于发展单项技能,而是应根据学生运动技能掌握和运动理论引导双向进行,使学生不仅能自己练,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与别人沟通甚至指导的问题等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在发展学科技能的同时,身体机能得以锻炼,可以帮助学生开发运动技能又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学生走入社会打好身体基础。

课程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掌握健身运动项目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

2.身体健康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3.心理健康目标: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热情、向上、自信等良好的个人品质;

4.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正确处理竞争和合作关系。

运动参考目标

培养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学生参与锻炼提供更多方式和形式。

运动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身体各部位相应锻炼方法,并能掌握健身基本规律和方法,同时能够参与健身运动指导。

心理健康目标

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社会适应目标

帮助学生建立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以及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二、课程教学内容

健身课程是发展大学生身体机能练习的新兴课程,通过合理的体育指导和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健康健美为主要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院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健身课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本课程制定了4个教学项目,共计60个学时。

1、教学组织

教学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表1体育《健身》教学学时分配表

序号

教学内容

课 时

课 时 分 配

理论

实践

考核

1

健身理论教学

2

2



2

机体各部位练习

16


14

2

3

体 能

12


10

2

4

理论指导和考核评价

2



2

合计

32

2

24

6

2、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课程教学围绕大学生体育理论、学生身体运动素质,运动技术掌握,从基础和提高两个层次,传授健身知识、锻炼方法,期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提升健康意识,拓展锻炼方式,实现终身锻炼,终身健康的体育目标。

(1)教学设计

周 次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摘要

课 时 数

实施步骤

场地器材

备 注

1

健身课理论

科学健身方法及规则,健身活动注意事项及发生意外伤害后的应急处理

2

写教学笔记

教室


2

体能

有氧耐力

体能:耐力练习

专选:有氧耐力练习

2

监测心率、时间

跑步机、椭圆机


3

技能

锻炼胸大肌方法

技能:胸大肌练习

专选:卧推、蝴蝶机、推胸器练习,俯卧撑

2

要求负重、组数、时间

卧推器、蝴蝶机、坐位推胸器


4

体能

有氧耐力

体能:耐力练习

专选:有氧耐力练习

2

监测心率、时间

跑步机、动感单车


5

技能

锻炼腹肌方法

技能:腹肌练习

专选:仰卧起练习、立肘卷腹器练习

2

要求负重、组数、时间

仰卧起辅助器、立肘卷腹器


6

技能

锻炼肱二头肌方法

技能:肱二头肌练习

专选:单臂哑铃练习、双臂杠铃练习、反手引体向上练习

2

要求负重、组数、时间

哑铃、杠铃


7

体能

有氧耐力

体能:耐力练习

专选:有氧耐力练习

2

监测心率、时间

跑步机、椭圆机


8

技能

锻炼肱三头肌方法

技能:肱三头肌练习

专选:单臂哑铃上举练习、双臂杠铃提举练习、正手引体向上练习

2

要求负重、组数、时间

哑铃、杠铃,单杠


周 次

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摘要

课 时 数

课外作业

场地器材

备 注

9

技能

锻炼三角肌方法

技能:三角肌练习

专选:龙门架双臂负重前推、侧举拉伸,哑铃侧举

2

要求负重、组数、时间

龙门架,哑铃


10

体能

有氧耐力

体能:耐力练习

专选:有氧耐力练习

2

监测心率、时间

跑步机、动感单车


11

技能

锻炼背阔肌方法

技能:背阔肌练习

专选:正手引体向上(宽握),颈后下拉(宽握)

2

要求负重、组数、时间

单杠,坐位颈后下拉器


12

技能

锻炼臀大肌、股四头肌方法

技能:股四头肌、臀大肌练习

专选:负重深蹲,提踵负重深蹲

2

要求负重、组数、时间

杠铃


13

体能

有氧耐力

体能:耐力练习

专选:有氧耐力练习

2

监测心率、时间

跑步机、椭圆机


14

技能

锻炼腓肠肌方法

技能:腓肠肌练习

专选:负重提踵

2

要求负重、组数、时间

哑铃、杠铃


15

体能

有氧耐力

体能:耐力练习

专选:有氧耐力练习

2

监测心率、时间

椭圆机、动感单车


16

理论、素质测试






(2)能力要求

表2体质健康素质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表

序号

教学项目

子项目

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及要求

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使用等内容)

参考学时

1

体育基础理论

专项理论

了解健身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介绍健身基本原则,并懂得简单应急处理

讲授法,让学生初步对健身有一定的了解,增长其兴趣。

2

2

专项技术

熟悉辅助器材

熟知健身各种辅助器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掌握每种器材辅助练习的肌肉

针对健身教学的特点可以多采用直观演示训练法等一些辅助手段。

4

3

专项技术

掌握锻炼肌肉所需技术动作

能独立进行练习,并能做简单指导

掌握锻炼身体每部分肌肉所采用的练习技术动作

针对健身教学的特点可以多采用直观演示训练法等一些辅助手段。

40

5

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

1身体素质

能达到1000M进入4分30秒

引体向上10个

1000M跑

引体向上

讲授法,示范法。让学生了解每一个项目的基本动作和重点难点

4

6

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

2专项素质

达到50M跑9秒内 跳远210CM

50M跑 立定跳远

讲授法,示范法。让学生了解每一个项目的基本动作和重点难点

4

7

考核


1.所有学生进行抽题检测,抽题后按照题目对应动作进行实际演示操作,教师打分

2.素质测试

抽题测试项目动作标准,技术运用合理,讲解规范,素质项目达到预期成绩

1.重视结果评价的同时,更重视过程评价、学习态度的评价、积极参与和创新精神的评价。强调学生自身发展和进步的幅度,激励进步,特别是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体弱学生的特殊情况。

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而学生体育态度、思想品德、心理素质、锻炼能力等指标存在着大量的人文因素,可采取定性评价法或模糊综合评判法。

12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项目

重点内容

难点问题

体育健身

科学锻炼方法

正确评价自己身体素质状况

基本技术

1. 对应肌肉练习技术动作的掌握

2. 有氧练习因个体差异,对运动指标的掌控

3. 锻炼频率及周期的制订

1.对肌肉特点的了解

2.有氧强度和时间的关系

3.有针对性训练计划制订的合理性

体能

耐力练习

耐力练习体能消耗大,相对枯燥,带动学生练习

教学对比

学生选课初期身体指定指标与期末身体指定指标的对比

学生兴趣的建立,学生自律品质的培养

4、课程思政教学

针对《健身》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在对教情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内容与课程思政融入点,将如下思政元素进行融合。(一)规范课堂教学要求融入礼仪行为

一节包含思政元素的健身课首先应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礼义廉耻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而健身运动同样也需要这种礼仪,包容、虚心、责任心、安全意识、互帮互助、感恩师长,这就要求教师始终注重学生的行为规范。久而久之这些礼仪行为规范就会入心随行伴随学生。

(二)课程精细化设计融入爱国主义元素

在以往的理论课教学中多以裁判知识为主没有一些更精细的延伸,比如:除了健身本身的理论外我们可以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的融入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课程内容的设计,爱国主义的培养是要让学生们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国度,和其它社会比起来幸福、骄傲是什么?只有弄懂这些以后学生们才会珍惜,才会肃然起敬。讲诉战火中的国家以及贫困国家的人民励志健身的故事,这些人没有稳定的训练环境,有的用废旧轮胎进行训练,有的甚至用战争剩下的废弃炮弹壳进行练习。国内国外对比引出同学们的思考,有好的环境设备进行健身锻炼,完全是因为先辈的流血牺牲和多少辈中国人的艰苦奋斗换来今天的和平昌盛,要让同学们知道自己只是生存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而不是一个和平的世界,是奉献一辈子的党、科学家让大众衣食无忧,是军人、医生等让人民安全无忧。最后要引导同学们在选择体育用品品牌的时候(如:球服,球鞋,球)应该尽量选择国产的品牌,让同学们在无意识中认识和认同民族品牌的存在,而不是只崇拜进口品牌。

(三)建立“榜样效应”激发学习主动性建立终身体育思想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无穷的。它能给人拼搏的动力,给人以文化层次的熏陶,心灵的洗涤,灌注拼搏向前的动力。在课程中加入榜样的元素会是体育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健身课中加入榜样教育,首先应该从教师本身做起,教师的言传身教很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内外都必须举止得体、谈吐文明、言行一致,竖立良好的体育教师形象。每天都要工作热情高涨,在指导学生技术动作的时候做到精益求精、耐心指导,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训练做到以身作则、刻苦训练起到带头作用,特别是青年教师这一点很重要。还要利用一些练习技术动作的契机进行榜样渲染,通过分析一些班明星的经典技术动作,在国内外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他们刻苦训练为国争光的事迹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让同学们先知道这些再来练习相关技术动作,榜样的力量就会指引学生不断提升自己。

五、教学方法与条件

1、教学方法

指导法:a语言法b直观法c完整法d分解法e纠正法

练习法:a游戏练习法b比赛练习法c综合练习法d循环练习法

e重复练习法f变换练习法

讲解法

示范法

2、教学条件

学校建有多个场馆、场地体育设施等,保证体育教学的需要和科研的需要。能够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提高身体素质锻炼的氛围,提高了教学效率。

六、考核与评价

《健身》课程评价标准

测试成绩(%)

成绩所占比例

理论部分

专选部分

出勤

体能

100

10

40

20

30

一、理论:(10分)

(一)方法:口试或笔试

(二)标准: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评分

二、抽题演示部分:(40分)

(一)方法:

教师准备题库,包括锻炼身体肌肉以及有氧运动的题目,学生抽题并进行讲解和演示。

(二)标准:

1、学生根据抽中题目内容,进行练习方式方法讲解,包含练习方案制订,练习器械选择。(20分)

2、学生根据个人抽中题目进行方案演示。(10分)

3、学生对抽中题目方案制定过程中的安全预案制订,以及应对措施。(10分)

六、体测(30分)

体能:男1000米、女800米测试(20分)

体能:立定跳远测试(10分)

七、教材

参考教材

(1)选用教材:《健身健美》 蓝色畅想出版社,姜桂萍主编。

(2)参考书目:《体育与健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刚主编。

执笔人:彭湘

上一条:体育课程标准--匹克球 下一条: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部教研活动计划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