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

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指导 >> 正文

《辽宁省“一带五基地”建设框架方案》-辽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

发布日期:2018-05-23    作者:毛政     来源:就业指导处     点击:

《辽宁省“一带五基地”建设框架方案》


在“一带五基地”建设中,我省将充分释放产业优势、科教优势、区位优势、开放优势,积极探索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振兴发展新路,加速形成重要经济增长极,不断强化对东北地区经济的支撑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7号文件《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提出“一带五基地”的发展目标:争取再用10年左右时间,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走进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简称为“一带五基地”建设。
  3月28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农委四家单位联合就我省“一带五基地”建设框架有关情况进行解读发布。
  《方案》主要有两个阶段性目标:第一阶段,到2020年,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基地”建设加速推进。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年均增速均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重大技术装备创新体系加快完善,高新装备研制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机械化水平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高。第二阶段,到2030年,我省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实现全面振兴,走进全国现代化建设前列,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五基地”全面建成。先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技术装备创新体系更加完备,研发制造、总装集成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原材料工业完成由大到强的转变,基本实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质量效益好的发展目标;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水平全面提高,现代农业体系基本形成。
  省发改委副主任吴运杰表示,为实现以上目标,我省将立足自身实际,围绕加快平台载体建设、精准扩大有效投资、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用足实体经济政策、用好乡村振兴政策、引导要素资源集聚六个方面,积极推进“一带五基地”建设,加快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
  省工信委承担了其中三个基地工程框架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即《辽宁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工程框架实施方案》《辽宁省建设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工程框架实施方案》和《辽宁省建设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工程框架实施方案》。
  据省工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薛亮介绍,先进装备制造业将紧紧围绕智能化、高端化、成套化的发展方向,重点实施八项子工程,即航空装备工程、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工程、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工程、重大成套装备工程、高档数控机床工程、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工程、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和集成电路装备工程,在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重大产品等方面实现突破,不断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重大技术装备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围绕高新工程重点领域,不断增强高新装备研制和保障能力。
  新型原材料产业将瞄准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方向,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急需的金属新材料,高性能合成树脂、功能性膜材料、纳米材料等化工新材料,陶瓷材料、特种玻璃材料、核用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提升装备智能化和绿色发展水平,持续降低能源消耗,进一步增强行业盈利能力。
  到2020年,我省先进装备制造业主营收入占全行业比重达到60%以上,新材料占原材料比重达到10%以上,石化和钢铁工业先进过程控制投用率达到60%以上。到2030年,将我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和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
  省科技厅牵头编制了《辽宁省建设国家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工程框架实施方案》。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学来表示,我省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建设“一个科创中心”,实施“四项支撑行动”,构建“五个保障体系”。
  “一个科创中心”,即以沈阳、大连两个创新型城市为核心,以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沈抚新区为主要载体,将全省省级以上高新区作为辐射区,着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力争到2030年建成东北亚科技创新创业中心。
  “四项支撑行动”,即组织实施科技支撑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行动、科技支撑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建设行动、科技支撑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设行动和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行动,力争到2020年攻克约180项关键技术,研发重大创新装备和新产品80个,选育100个农作物新品种,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支撑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五个保障体系”,即优化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构建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体系,构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科研体系和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技术转移体系,到2020年,全省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2500家,培养战略科技人才130名左右,促进6000项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较“十二五”末翻一番。
  力争到2020年,将辽宁建成创新型省份,建立起特色鲜明、与发展相适应、创新资源高效集成的科技创新体系,全省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科技创新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到2030年,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全省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以上,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资源密集区、创新创业活跃区和重大成果转化区,建成国家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
  省农委编制了《辽宁省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工程框架实施方案》。据省农委副主任、省农办专职副主任杨德生介绍,我省重点推进七项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工程建设,即实施农业基础设施装备建设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工程、农业品牌建设工程、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程、农业绿色发展工程和农村“双新双创”示范工程。
  到2020年,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增加值实现1236亿元,年均增长3.5%;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980亿元,年均增长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80%,比2017年增加1.5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4%,比2017年增加3个百分点;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3800万亩,比2017年增加200万亩;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覆盖率95%,比2017年增加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09元,年均增长6.3%。到2030年,建成国家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辽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


辽宁省提出深入实施以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突破辽西北、沈抚新区、县域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五大区域战略”为辽宁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正引领辽宁经济开始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协调发展将有新格局
  五大区域建设发展三年计划对未来发展准确定位,按照各区域承载的功能,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五大区域建设发展三年计划(2018-2020年)日前出炉,辽宁对五大区域的未来发展准确定位:辽宁沿海经济带着力建设东北亚航运中心和重点发展临港产业、海洋经济;沈阳经济区构建科技创新中心、专业物流体系和智慧城市群;辽西北地区突出高效特色农业、生态屏障区建设;沈抚新区围绕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县域经济要形成“一县一业”的发展格局。
  围绕沿海经济带建设,辽宁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3条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建设。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加强“苏辽”“沪连”对口合作,共建一批不同类型的合作园区。沈阳经济区将全力打造以沈阳为龙头的东北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东北人才中心和东北亚物流中心。
  五大区域战略出炉,区域内的经济区都将呈现出全新发展格局。位于辽宁沿海经济带上的大连长兴岛(西中岛)、盘锦辽东湾两大经济区域,定位为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一系列科研中心在五大区域战略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比如,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将进一步提升原材料产业精深加工水平,成为推进辽宁石化、冶金、建材等行业绿色改造升级的重要智库。
  根据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年行动计划,辽宁省将加快发展县域“一园一区一镇一品”,大力发展新业态,积极培育新动能,统筹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资源禀赋为基础,以农产品深加工和旅游等特色产业为依托,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实现县(市)、乡(镇)、村经济全面发展。
  深化改革激发新增长
  五大区域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现经济新发展
  “沈阳经济区的建设发展将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辽宁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据介绍,沈阳经济区内各市将推进“京沈”“苏辽”对口合作,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同时,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按照沈阳经济区建设发展三年攻坚计划,辽宁将用三年时间加快推进沈阳经济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各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辽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的主题是改革。
  备受关注的港口资源整合,按照计划,辽宁将设立辽宁港口集团,实现辽宁沿海港口经营主体一体化,并大力推进临港产业发展。在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营口片区,将深化“放管服”改革,对外资企业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辽宁明确提出,2018年至2020年,辽宁沿海各市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都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样,继续深化改革也是辽西北发展工作重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省、市继续向县(市)、园区下放审批权,推进网上并联审批、帮办代办制,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进一步推进县、乡(镇)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简高效的园区管理模式。辽西北发展三年攻坚计划则提出,2018年至2020年区域内各市三次产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将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确保辽西北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辽宁提出到2020年,全省41个县(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明显提高,现有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与全省同步实现小康。
  辐射带动释放新动能
  “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将辐射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不断释放发展的新动能
  未来三年发展计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大连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显著提高,大连—营口—盘锦主轴作用进一步加强,渤海翼、黄海翼实力不断壮大。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等重要辐射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强。辽宁沿海经济带正在努力成为引领东北振兴重要增长极。
  围绕东北亚物流中心建设,沈阳经济区将构建辐射东北、通达全国、面向东北亚的现代物流基地。加快沈阳内陆港建设,建成高效的海关“单一窗口”,推进通关一体化,实现公、铁、海、空联运。届时,沈阳经济区将成为辽宁经济的发动机和新引擎。
  在区域合作上,辽西北地区将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积极开展与江苏对口合作,共建一批不同类型的合作园区。
  此次五大区域发展战略中,沈抚新区被赋予很高的目标定位。沈抚新区提出,到2020年,沈抚新区的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同城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特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同时,还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政策、统一管理。创新创业的活力不断激发,打造出区域最优营商环境,同时通过引进龙头项目,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沈抚新区将在未来三年重点推进50项工作,计划分三年推进,逐步把沈抚新区建设成为老工业基地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区、示范区,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2月4日,公布了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1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产生背景
2017年底,中央针对2018年“三农”工作连续作出重要部署。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部署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12月29至30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17年及过去五年工作,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措施,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专家表示,2018年我国将出台多个相关配套规划,包括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等,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十九大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实施时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实施原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实施目的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

辽宁提出4大阶段性目标任务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在中央确定的乡村振兴“三步走”目标任务的基础上,辽宁提出到2020年、2022年、2035年和2050年4个阶段性目标任务,推进我省乡村全面振兴。
  3月22日,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农委有关负责人就《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的有关内容进行解读发布。
  据省农委副主任、省农办专职副主任杨德生介绍,该文件共12个部分、48条。主要包括如何发展乡村产业,如何解决绿色发展,围绕农村基层党建、思想道德建设等确定新政策、大工程,如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和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内容。
  我省提出到2020年、2022年、2035年和2050年4个阶段性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城乡和工农差距明显缩小,1/4的乡村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强省全面建成。
  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吸引金融资本投入乡村
  据悉,在“钱”的问题上,文件从利用好国家对乡村振兴的补助政策、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等方面给出解决途径;提出综合运用国家和省产业引导基金、以奖代补、财政贴息、信贷担保等支持政策,吸引金融资本投入乡村振兴。
  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苏仲义表示,2018年,全省公共预算安排农林水支出307。2亿元,比上年预算增加12。4亿元,增长4。2%。选择200个行政村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力争支持1500个左右空壳村,在300个行政村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同时,引导和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乡村。
  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激活农村“沉睡”资源
  在“地”的问题上,文件明确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方向,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整合农村集体资产,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加快释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红利。
  据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处长朴明哲介绍,实施宅基地三权分置,是辽宁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我省将深入推进海城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以及沈阳市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工作,探索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的有效途径。对试点范围以外地区,积极落实发展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支持下乡返乡人员创新创业,促进我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政策措施,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激活农村沉睡资源。
  从“去、留、引”三方面解决人才队伍建设
  在“人”的问题上,文件明确从去、留、引三个方面着手,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让农民带着保障进城。创造条件让农村的产业留住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打破城乡人才资源双向流动制度藩篱,把有志于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各类人才引回来。同时,还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
  省人社厅人才开发处处长李福成告诉记者,辽宁将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每年招募4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工作。创新农村人才评价机制,赋予各市农业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权限,对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科技人员,在职称评定时与在岗人员享有同等权利。同时,加大农村人才选拔培养力度,注重选拔农业农村生产一线技术人才,给予重点培养和择优资助。组织专家到生产一线、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咨询和人才培养专项活动。
  注重可持续发展,聚焦农村突出环境问题
  文件强化了可持续发展措施。2018年,完成人工造林任务130万亩、沙化土地治理83。85万亩。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2%以上,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47万亩,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5%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
  与此同时,深度聚焦了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制村3000个,2018年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制村500个,整治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8%,畜禽粪便污水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让农村真正绿起来、净起来、美起来。
  走“质量兴农”之路,由增产转向提质
  省农委副主任、省农办专职副主任杨德生表示,如何提高农产品品质,让生产者卖出好价钱,让民众增强“舌尖上”的安全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的课题。
  为此,在质量兴农过程中,辽宁将从调优农业生产力布局着手,全面优化中部平原精品农业区、辽北粮油和畜牧业区、辽东林业和特色农业区、辽西畜牧和设施农业区、沿海水产粮果蔬农业区结构等。同时,坚定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工程,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区域循环农业项目区。实施“一控两减三基本”工程,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果菜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鼓励各地整合壮大农产品品牌,并加强生产环节质量监管。

 

上一条: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 下一条:何种简历才能“秀”出你自己?